
蜂蜜是一种自然的结晶体,这是其固有的属性。通常情况下,蜂蜜会从液态逐渐转变为固态,这是一种极其普遍且正常的现象。在市场上,消费者常常会遇到不易结晶的蜂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蜂蜜的种类、存储条件以及生产过程等多种因素所致。
刚由蜂巢取出的蜂蜜通常是粘稠的液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逐渐会变得浑浊、凝固或硬化,由液态的流体逐渐转变为固态,颜色也会相应变浅,这就是蜂蜜的结晶过程。所有的蜂蜜都有结晶的趋势,这是蜂蜜的一种全面性质。
蜂蜜的结晶不仅仅是其全面的特性,还具有晶体性、多样性、温限性、物理性等特点。具体来说,所有的蜂蜜结晶都是全面的,相对均匀,无论是哪种蜂蜜,其结晶都是全面的。而那些局部结晶的蜂蜜往往是因为不成熟、经过人工浓缩或在结晶过程中。
再来看蜂蜜的晶体性,蜂蜜的结晶就是其中的糖和非糖分子围绕结晶核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的晶体。那些毫无颗粒的细腻结晶,反而值得怀疑。蜂蜜的结晶颗粒有粗细不同和软硬之分,这都是蜂蜜多样性的体现。
而温限性则指的是蜂蜜结晶一般在常温条件下自然形成。在秋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时,所有的蜂蜜都比较容易结晶;而在夏季高温时,新生产的蜂蜜通常不容易结晶或结晶很浅。不过一旦结晶,其自然融化过程将会非常漫长。
蜂蜜的结晶是一种物理现象,就像水变成冰一样,它仅仅是在外部形态上有所变化,并没有任何内在品质上的改变。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追求原生态,那些以蜂蜜成分和原有结构为代价来实现蜂蜜不结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与此不同品种的蜂蜜其香味和口味都有所不同,这也是辨别蜂蜜品种的重要感官指标。比如洋槐蜜、荔枝蜜、枣花蜜等,各有独特的香味和口味。而市场上某些品牌名目繁多但味道单一的蜂蜜或者没有特定味道的蜂蜜,很可能是一种蜜的多角扮演或根本不是蜜。
了解蜂蜜的这些特性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辨别真假和天然蜂蜜。我们也应该倡导追求原生态、尊重自然的理念,让那些蜂蜜成分和原有结构的做法得到纠正。《蜂业科技》对此也有详细的论述。(注:《Journal of Bee》为虚构的期刊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