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如约而至。中秋之夜的月亮明亮如玉盘,承载着无数古代文人墨客的咏月和思念之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一美好时刻,让我们感受到浓厚的家国情怀和独特的中秋文化。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于宋朝。每逢中秋之夜,咏月抒怀成为古代文人钟爱的题材。在这月圆之夜,月亮明亮如银盘高悬,美得令人陶醉。唐代诗人张祜曾赞美中秋之月为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刻。唐代诗人刘禹锡所描绘的中秋夜月光如水、秋高气爽的美景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赏月时,人们喜欢登高临水,以更好地欣赏月亮的美丽。嫦娥、玉兔等传说为中秋之月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嫦娥成为月亮的形象代表,她的故事备受文人关注。唐代诗人李商隐、李白等均有诗表达对嫦娥的同情和关切。
在中秋月圆之时,古人也会抒发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唐代诗人王建在诗中感慨秋思之情,苏轼的《水调歌头》更是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牵挂与思念。喜悦之余,苏轼又抒发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唐代诗人杜甫也曾望月遥想远方亲人。
忧国忧民之情在南宋中秋词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辛弃疾借明月表达对未来的期盼和担忧,南宋词人史达祖则借皓月表达对忠君者的崇敬和怀念。
在这个团圆的夜晚,品味古人笔下的中秋,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家国情怀和对团圆的渴望。让我们一同祈愿家人团聚、繁荣昌盛,共同分享这美好的中秋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