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是用于存取数据库的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它是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标准化语言,包括对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和管理。
数据库操作
1. 查看所有数据库:显示所有数据库名称。
2. 查看当前使用的数据库:显示当前活跃的数据库名称。
3. 创建数据库: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4. 删除数据库:删除一个已存在的数据库。
5. 创建新表: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新的表,定义列和类型。
6. 删除表:删除已存在的表。
7. 添加列:为已存在的表添加新的列。
8. 设置主键:为表的某一列设置为主键。
9. 删除主键:删除表的已有主键。
10. 创建索引:为表的某一列或几列创建索引,提高查询速度。
11. 删除索引:删除已存在的索引。
12. 创建视图:创建一个虚拟表,基于查询的结果。
13. 删除视图:删除已存在的视图。
常见语句
查找:从表中查找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
排序: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求和、平均、最大、最小:对表中的某一列数据进行统计。
条件语句查询
使用多种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进行复杂的条件查询,如比较运算符、模糊查询、范围查询等。
聚合函数
如总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求和等。
分组查询
使用group by对结果进行分组,并结合聚合函数使用。
连接查询
连接两个或多个表,基于它们之间的关联条件进行查询。
子查询
在一个查询语句中嵌入另一个查询语句,子查询可以为主查询提供条件或数据。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