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学习识字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供孩子上私塾的费用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读书人追求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历经十年寒窗,只为一朝金榜题名。这样的成就对于家族来说是极大的荣耀。
在清朝雍正年间的浙江武康,有一位著名的读书人叫文登。他不仅学业优秀,而且才貌双全。文登17岁那年,参加了同生考试并成功秀才。早年家中为他定下了一门婚事,未婚妻是当地柏氏的女儿。柏氏福薄命浅,还未过门便因病去世,文登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旁人也劝他放下悲伤,出去散散心,或许能遇见新的缘分。
文登听从建议,踏上了游历之路。他游山玩水,希望能借此缓解心中的愁绪。在旅途中,他一般会选择住店或者找、道观借宿。有一天,他来到了凤阳县,天色已晚,便寻找借宿之地。在一个道观中,他遇见了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道士。老道士看上去宛如神仙,文登便将自己的遭遇一一告知。
老道士听完之后,捋着胡子笑眯了眼。他告诉文登,明日向东南方走1
5里,必有好事等着他。文登虽然好奇,但还是决定按照老道士的指引前行。
正值阳春三月,当地有春台戏的习俗。十里八村的人都来看戏,热闹非凡。文登在人群中寻找落脚之地时,突然看见河边垂杨柳下有一座红色的阁楼。阁楼上有一位妙龄女子,她掀开帘子偷戏。文登被女子的美貌深深吸引,忍不住走近阁楼观看。
这时,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文登吓了一跳。他回头看见一位大汉站在身后,刚才就是这位大汉喊了他一声。大汉责备他别人家的闺阁,并将他拉进红色的阁楼内。在客厅中,文登被大汉的威严吓得不知所措。
大汉问起文登的姓名、家世以及婚姻状况。文登实话实说,提及自己刚刚考上秀才,还未曾婚配。大汉听后表示愿意将大女儿慧儿许配给他。文登被这突如其来的提议惊得不知所措。但想起老道士的话,他不再害怕,答应了这门婚事。
大汉非常高兴,决定立刻为他们举办婚礼。文登跪拜岳父,两人喜结连理。如此神速的成亲过程令人惊讶不已。这段奇遇似乎真的如老道士所说,带来了好运和美满的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