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伟大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这部巨著耗时十余年完成,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和发展变迁。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本纪以时间为纲,记述了历代帝王的兴衰治乱;表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了历史发展的脉络;书则专门记载了各种典章制度,如礼、乐、律、历等;世家主要记述了诸侯国和勋贵家族的历史;列传则记录了各种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既有帝王将相,也有文人墨客、游侠刺客等。
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客观地记录了历史事件,还融入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对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深刻的评价和反思。他秉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宗旨,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历史真相,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也是一部文学杰作,其叙事生动,语言精练,人物形象鲜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阅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