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做一块石头
石头,常常让人怀念起与它深深的缘分。它们伴随着我们成长,成为故人,不离不弃。我家里的那盘石磨,是我对石头最初的记忆。历经四十余载,它仍然鲜活地立在我的记忆中。尽管院落早已拆迁,老宅不复存在,但儿时的石磨仍然坐在院子的东北角,如同一位故人。每天清晨,我都能听见母亲推磨的声响,是石磨嚼好的面粉喂养我们长大。
如今,一想起老宅,我就想起石磨,它宛如一位亲人活在我们的心中。院子里的猪圈、食槽,都是石头制成,人和畜的生活都离不开石头。我记得爷爷点烟时,用火石和火镰取火的情景,让我心生羡慕。我上一年级时,曾用火石练习写字。要说与石头有缘,莫过于弟弟,他一直用砚台盛墨写字,从书法爱好者到博士、博士生导师,砚台石与弟弟之间情深似海。
石头不仅是我家的顶梁柱,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武器。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生活。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等完全依赖石器繁衍生息。在古代传说中,石头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和神话般的色彩。女娲炼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等传说流传至今。从古至今,人类与石头相依相伴。
我在旅行中收集了许多石头作为纪念。在泰安买回的几块似玉非玉的石头,至今仍然摆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在蓬莱海边买的鹅卵石历经十九年仍然保存完好。在五台山下的滹沱河边挑选的几块石头,被我视为珍贵的纪念物。我还有幸获得了一些特殊的石头——文学水晶杯、古树化石等。它们不仅是美丽的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各地的石头各具特色。雨花石是南京之魂的代表。女儿在那里任教时,我们一起欣赏过雨花石的神奇妙丽。它们质地细腻、色泽多样、纹路如画。此外还有许多珍贵而美丽的玉石如玉原石打磨而成的笔筒等也是难得的收藏品。它们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开采过度一些珍贵石材面临枯竭的危险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必须珍惜自然资源的发展我们必须记住大自然的恩惠并保持对它的尊重和保护态度我们既要开发自然资源又要维护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确保后代子孙也能够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正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中所说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们甘愿像一块忠诚坚韧无私的石头传承历史和文化的精神为人类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