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五一假期的夜晚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瞻园内,传统戏曲的婉转动人与现代光影艺术交织,构成了一场独特的视听盛宴。大报恩寺遗址的琉璃塔下,古乐在星空下起舞,与星光共同营造出一幅梦幻般的画面。明城墙上,古老的砖石在光影雕刻下重现历史辉煌。
这场以“国潮+科技”为主题的夜游活动,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现代激活。当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夜游经济从单一的景观展示转变为沉浸式叙事体验,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触摸历史,感受到城市在文旅融合中的竞争力提升。
国潮复兴的见证
夜游瞻园,不仅仅是时间的延伸,更是文化的深度体验。在这里,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哥和林妹妹在古藤老树下共读西厢,多媒体投影将石壁化为生动的夜画,光影瀑布与实景戏曲交织,为游客带来“一步一景,一景一戏”的沉浸式体验。
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本以为是来看灯光秀,却意外遇见‘贾宝玉’在假山后吟诗,仿佛真的穿越了!”
传统的园林美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深度旅游体验的需求。而瞻园通过“国潮”与“科技”的结合,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空间戏剧化”的创新打破了观众与舞台的界限,让游客成为剧中的一部分,与角色产生互动。利用大量传统文化中的超级IP,如《红楼梦》,在经典叙事的当代解构中活化,激发观众对文化内核的再思考。
科技的温度触动心灵
大报恩寺的“灯塔音乐会”充满了科技感。夜幕降临,城市灯塔下的音乐会将历史意象转化为“光之史诗”。通过3D投影、激光秀、光影艺术等多种数字技术的运用,创造出十几种灯光场景。结合的传统纹饰与琉璃色系,展现出大报恩塔的“通体琉璃”胜景。
这场音乐会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技术分寸感的精准把握。它避免了变成讨好观众的“土嗨”,也没有变成技术参数的盲目崇拜。整个演出让人感觉很舒服、很流畅。
当夜游经济从“眼球争夺战”转向“心灵共振场”,才是真正的产业升级。
文旅融合的价值共创
夜色中的南墙展现着别样的魅力。通过大型沉浸式体验夜游项目,城市文化地标被串联成一条美丽的“古城项链”。在这里,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历史人物与当代游客共同演绎了一场别样的故事。
这三者的共性在于对文化消费逻辑的重构,让文化体验型消费成为夜间经济的升级路径。曾经的城市地标正在演变成一种情感的共同体,科技与文化的共生关系形成了流量经济向价值共创生态系统的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