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新闻客户端之哪吒传奇故事概览
从小陪伴我们成长的《少年英雄小哪吒》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哪吒,这位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的朋友,成为了诸多孩童刻骨铭心的记忆。从上世纪六十年始,有关哪吒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哪吒传奇》等。最近几年,哪吒的形象更是被多次制作成邮票,备受欢迎。其中,《哪吒闹海》特种邮票更是深受收藏家喜爱。
哪吒的故事源于文学经典如《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每一个读者都会被书中描述的哪吒三头八臂或三头六臂的形象所打动。其实,哪吒的形象有着更早的历史背景,他源于佛典。穿越千年时空,哪吒在大地生根发芽,成为一颗参天大树。
辽宁省朝阳市北塔博物馆中的一件文物为我们提供了哪吒最初形象的重要线索。这件石函雕刻了哪吒率夜叉征战和修吉龙王的故事,展现了哪吒突目高鼻、方脸阔口、头戴火焰冠、身穿铠甲、脚踏祥云的模样。而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山景区的哪吒行宫,更是国内第一座供奉哪吒的。中的哪吒形象左手执乾坤圈,右手拿火尖枪,脚踩风火轮,目光炯炯。这些证据都证明了哪吒最初的形象并不小也不萌。
随着文学创作和民间传播的发展,哪吒的形象逐渐演变成头扎两个小鬏鬏、身穿小肚兜、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身系混天绫的孩童模样,深入人心。其实哪吒也写作那吒,是梵文中文音译词,有学者认为其源于印度教神话,与方位守护神和财神有关。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也有哪吒的形象描绘为大眼、牛鼻、上身等。随着时间的发展,哪吒的身份经历了转变,从最初的神变成道童,这主要发生在唐宋时期。在明代的《封神演义》中,哪吒被彻底收编为神仙。父亲是神仙李靖,自然进入谱系。
在《西游记》中,哪吒被描述为一个可爱的孩童形象,与早期的凶神恶煞形象截然不同。《封神演义》中描述了哪吒的神通和法宝。在最近的影片中,哪吒的形象呈现出一种叛逆与萌并存的特点,不再仅仅是正义的化身,而是背负着魔丸宿命的矛盾体。他的呐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正是对命运的反抗与呼唤。这个形象深入人心,充满了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文化意义。无论是作为邮票中的英雄形象还是电影中的形象,哪吒都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文化符号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