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夏季出现冰雹的疑问,上海市气象局通过官方微博进行了解释。原来,上海地区在每年的3月至9月间均可能出现冰雹天气,特别是在7月和8月期间出现的频率更高。此次的冰雹体积较大,反映了对流现象的活跃。
冰雹的形成源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这些云体高大,云顶甚至可以上升至距离地面十公里以上的高空。在云层中,水汽随着气流上升而逐渐冷却并最终冻结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与周围的水汽、过冷水滴以及冰粒相互碰撞并增大。随着重量的增加,这些冰粒开始降落,但在遇到更强大的上升气流时会被再次抬升。在这样的反复升降过程中,小冰粒逐渐长成更大的冰粒,直到气流无法再承托它们,最终降落到地面。由于下降速度快,有时这些冰粒来不及融化,保持着固体的形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冰雹。
这种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不仅可能引发冰雹,还可能伴随雷电、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甚至等天气现象,因此有时也被称为“雷暴云”。
据市气象局预测,未来几小时内,上海将出现分散性阵雨或雷雨,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预计一小时内的降雨量将达到30至50毫米,局部地区还将伴有8至10级的雷雨大风和冰雹。目前,上海的暴雨、雷电、大风和冰雹橙色预警依然生效中。
新闻来源:东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