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立春,标志着二十四节气之首的来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何为“立”?万物复苏,春季始于此刻。寒冷的冬天过去,温暖的春风即将拂过大地。究竟立春有何历史渊源和习俗呢?让我们一起探索。
立春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立春三候(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记载。直到《礼记·月令》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详细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立春作为其中之一。在汉代以前,历法多次变革,那时的立春不仅是节令,更象征着春天的开始。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近代才被正式确立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民间,立春被视作一个重大的节日,蕴丰富的习俗和文化内涵。自古以来,我国为农业大国,春种秋收,春季尤为关键。迎春、咬春、踏春是立春的主要活动。迎春前需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目的是迎接春天的到来。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人们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或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一种形式。咬春则包括吃春饼、萝卜等食品,旨在解困通气,保持青春不老。还有吃春饼的习俗,吃春饼意味着五谷丰登、春天的象征。据清代诗人蒋耀宗和范来宗的描绘,春饼是一种薄如蝉翼、大若茶盘的柔软食品。关于春饼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宋朝年间,一位贤慧的妻子为鼓励丈夫读书,发明了春饼这种既能当饭又能当菜的食物。丈夫边吃边读书,精神焕发。民间还有许多与春饼相关的传统故事和习俗。
那么,立春时节该如何注意饮食呢?春天各器官功能活跃,需要大量营养物质供给机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饮食应遵循养肝明目、减酸增甘、通利肠胃的原则。建议多吃豆类食物、韭菜、香椿等蔬菜以及海带等食材。特别是菠菜、萝卜等应季蔬菜,既能解毒防燥,又能帮助身体新陈代谢。红枣、蜂蜜等也是春季养脾佳品。蜂蜜还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除了饮食调整外,随着气温回升立春后人们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如散步慢跑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也要注意保暖防病遵守春捂秋冻的原则做好春季的身体健康防护工作
总之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是调整饮食加强运动保养身体的好时机让我们在迎接春天的同时也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整理自新华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