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代际差异和消费行为的演变来看,每五年都会诞生新一代消费者,他们的消费习惯、需求和审美与上一代截然不同。旅行社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必须随着时代变迁和消费者习惯的改变而不断更新。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收缩、居民消费热度减弱、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旅行社的生意增速逐渐放缓。尤其是过去七八年的时间里,由于新成立的旅行社数量增多,许多人认为旅行社数量已经饱和甚至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
问题的本质并非旅行社数量过多,而是真正能满足当下消费者需求的旅行社仍然不足。许多旅行社之所以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系统化创新和体系化升级,导致有效供给不足,利润率自然下降。
随着消费者人群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显著变化,如今的旅游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打卡式旅游方式。他们追求舒适灵活的旅行节奏、独特的文化和兴趣体验、深度的当地融入以及定制化的行程安排。大交通的便利化、私家车的普及化以及自由行的常态化,降低了消费者对旅行社的依赖度。
旅行社需要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回归服务业的本质。必须紧跟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不断转型和升级。当前旅行社行业的困境并非供给过剩,而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严重错配。表现为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技术赋能以及细分市场耕耘太浅等问题。
为了提升运营效率,旅行社需要紧跟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例如,很多优秀导游通过新媒体成为网红和旅行达人,通过输出文化、情绪价值,建立粉丝效应,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
旅行社的转型升级之路在于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包括打造个性化定务、开发深度体验产品、加强技术赋能、注重品牌化运营、拓展细分市场等。只有紧跟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不断转型和升级,才能成为市场主流甚至顶流。
许多旅行社业者仍然习惯于已有的工作方式,对新威胁视而不见。就像当年柯达公司一样,当数码相机成为必然选择时,它仍然围绕光学胶片推进业务,最终被淘汰出局。旅行社老板和伙伴们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成为不足的组成部分还是过剩的组成部分的根本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旅游消费者需要多层次、多样化服务。对于旅游服务机构来说,顺势而为、适者生存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借用罗曼·罗兰的话作为结尾:有一种英雄,就是在认清行业的真相后,依然热爱这个行业。
针对当前旅行社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我们建议旅行社要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要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内容。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比如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和销售。要关注细分市场的发展潜力,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实现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