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他们因崇尚老庄哲学,常在山阳(今河南修武一带)的竹林下饮酒、清谈、抚琴,故被称为“竹林七贤”。
阮籍,字嗣宗,是七贤中的领袖人物,以行为放诞、不拘礼教著称。他才华横溢,擅长诗歌,但政治上消极避世,不愿为官。
嵇康,字叔夜,是七贤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以刚直不阿、才华横溢闻名。他擅长文学和音乐,但因其反对司马氏集团,最终被杀害。
山涛,字巨源,是七贤中的较早参与者,他性格豁达,与嵇康交好,但后来在政治上有所妥协。
向秀,字子期,是七贤中的后起之秀,他才华横溢,但性格较为内向,与嵇康、阮籍等人交往密切。
刘伶,字伯伦,是七贤中以嗜酒闻名的名士,他以行为放荡、不拘礼教著称,代表作有《酒德颂》。
王戎,字元朗,是七贤中的晚辈,他以精于计算、吝啬闻名,但同时也擅长文学和艺术。
阮咸,字仲容,是阮籍的侄子,他与阮籍一样,崇尚老庄哲学,以行为放诞、不拘礼教著称,代表作有《咏怀诗》。
竹林七贤的成员虽然个性各异,但他们都共同反对虚伪的礼教,追求自由、真实的生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