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一位教授的话语引发了广泛的共鸣。他提到,只有通过农民的化,率先实现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能够从第二、第三产业中获得收益,农业才能真正摆脱负收益的局面。
许多网友对此表示赞同,他们认为农民要想获得更高的收益,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繁荣第二、第三产业。他们也主张创业不离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久稳定的富裕。
实际上,对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非常重视,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这一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步骤。
各地正在积极实践这一理念。在广东云浮市新兴县,当地企业为农民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种植。合作社统一收购农户的稻米,企业再进行加工、包装和销售,这一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户的收入。
以前一亩地每年的收入只有约2000元,但在新的模式下,一亩地的年收入可以增加到5000元。一个农户如果种植60亩地,就可以获得30多万元的收入。当地还计划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以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
在重庆江津区贾嗣镇,当地自2018年底开始发展菊花产业。目前,菊花基地的种植面积已近300亩,主要品种为金丝皇菊。通过发展观赏、采摘和菊花深加工产品,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菊花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这一举措助力了乡村振兴,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在云南保山从岗村,拼多多在此建立了多多农园,农民被起来成立合作社。通过改造“产、工、销”三个方面,农民不仅能从种植和加工中获得收入,还能通过电商销售获得更多收益。这种模式就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以前农民只能依靠第一产业的收入,致富困难。但现在,农民不仅能从土地和加工中获得收益,还能通过电商销售等渠道获得更多的收入。他们相当于一个人挣三份钱。
可以预见,未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将在农村越来越盛行。不久之后,农业将迎来一场重大的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