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冬季,空调的主要功能是供暖。当室外温度降至5度以下时,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的蒸发温度会跌到0度以下,此时空气中的湿气就会在空调室外机上凝结成霜。随着空调运转时间增长,室外机的霜层会越来越厚,这会导致空调换热器的性能逐渐下滑,从而影响供暖效果。为了确保空调正常运行,必须及时清除冷凝器上的霜冻。
当空调室外机出现结冰现象时,散热片之间的通道会被冰封阻塞,增加空气流动的阻力,进而加大热阻,导致空调的换热能力下降。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空调的能耗比也会下降,热泵运行状况进一步恶化,最终可能导致空调无法正常工作。空调的除冰过程是其主要的工作流程之一,如果频繁除冰,不仅会中断供暖,还会消耗原本用于加热的热水能源。除冰后产生的冷冻水水箱,会进一步降低水箱内的水温。
制冷剂的压力是由空调的工作范围和特性所决定的。特别是变频空调,其制冷剂压力会随着室内温度、设定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固定空调的制冷剂压力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一个压力范围,这个范围与所处的环境温度密切相关。简单来说,环境温度的不同对应着不同的制冷剂压力值。当外部环境温度波动较大时,系统内的压力也会相应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从而影响着空调的运行温度。理解外部温度对空调系统压力的影响,也就更容易明白空调室外机结冰的原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