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违的山林之旅与心灵洗礼
久违的登山游历让我对山区的休闲养生格外向往。一路上闭目冥想,山林泉谷的童年记忆如潮水般涌现,清新的潮土气息、阳光穿过古树的斑驳光影、瀑布的轰鸣声、蝉鸣的吱吱声,以及那娇滴滴的童声和银铃般的笑声,所有这一切,都如画卷般在眼前展开。心中涌现的不是强烈的喜悦或激动,而是一种莫名的伤感,淡淡的苦涩与疲惫交织在一起,推动着我回程。尽管有些疲惫,对即将抵达的山林却增添了几分期待与惬意。尤其是得知这被称为净业,群山之中有座名为终南的山。
一直以来,我对“终南”、“昆仑”、“瀛洲”、“蓬莱”等名字怀有特殊的情感,它们或许是仙家的居所,或是隐士的清净之地。我对终南山的情缘,或许始于王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曾经,我钟爱这句诗,模仿行楷的流畅潇洒,一遍又一遍地写下。如今回想,那时的我尚未真正领悟诗的意境,只是盲目地跟随与模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我对这句诗的喜爱,越来越源自内心的真心实意。
在前往山间的路上,灰石板作阶,青树木成隧,曲径通幽。一路上山,万物生长。虽然山中清凉如水,但路途的艰难让我汗流浃背,双腿。在这样的困境中,我想起了王安石游褒禅山的经历,明白了要到达世间奇伟瑰丽的景观,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和足够的实力。虽然此山非彼山,此路非彼路,但其中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山间有一泉成池,虽然池水不甚洁净清澈,但池畔的“洗心”二字让人颇有感触。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得到净化。想起佛前的莲花,出自淤泥而不染,香雾空蒙,净化了我们的灵魂与欲望。虽然我不是礼佛之人,但也被这庄穆的氛围所感染。禅房就隐藏在雾里云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