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选择高校时,许多高考生面临艰难的选择:是选择偏远地区的名校,还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普通大学?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见的难题。实际上,大部分人在面对这一选择时,很难拒绝好城市的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投档线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同层次的高校。
在高考志愿的填报中,高校所在地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对于偏远地区的高校来说,除了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并继续夯实发展基础外,似乎暂时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在这其中,兰州大学作为一所刚刚过完110岁生日的代表性高校,深受其地理位置的影响。
兰州大学位于我国内陆深处,是一所“985工程”高校。在老一辈高考生的眼中,它的实力和地位与现在的“中坚九校”不相上下。但在年轻一代的高考考生看来,除了名校的光环外,其他方面的优势已经逐渐消失。一个明显的迹象是,近年来兰大的高考录取分数已经与一些势头强劲的非985高校相当。
地理位置对兰州大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高考生源质量上,其研究生生源质量也同样堪忧。从兰大最近公示的2020年拟录取推免生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现象的明显证据。
公示数据显示,兰州大学2020年计划录取来自121所高校的858名推免生,其中本校学生多达500名,占比超过一半。这一数据几乎是985大学中本校推免生占比最高的。兰大之所以如此偏爱本校生,更多的是出于无奈——外校本科生推免到兰大的积极性不高。
在外部推免生方面,同城的“双非”高校西北师范大学表现最为突出,有48人推免到兰大。接下来是河南大学,有17人推免到兰大,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本土的“四非”高校西北大学,有12人。在前20名的高校中,除了兰大本身,没有其他985高校;在地理位置方面,仅有少数几所非中西部地区的高校,这些学校大多也位于较为偏远的城市。
我们都知道生源质量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兰大的生源质量都不容乐观,这不禁让人对这所百年名校的未来感到担忧。有网友建议兰大可以效仿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做法,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设立分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曾经是赫赫有名的九校之一,为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师。但同样受到地域的限制,近年来发展受到影响。自从在深圳设立校区以来,哈工大的发展势头明显上升,高考录取投档线也超过了本部。事实上,名校异地办学已经成为高校圈的一大趋势,实现了学校与发达城市的双赢。对于兰州大学是否会在未来在经济更发达、地理位置相对便利的城市开辟分校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