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面条之旅终于抵达了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来品尝地道的宜宾燃面啦!
江与岷交汇成就了长美名,而在这里,有一种面条也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味道被广大食客所喜爱,那就是宜宾燃面。
宜宾燃面的名字背后有着独特的故事。原来,这种面条因为油重无水,点火即燃,因此得名。据说早年间的老师傅们会用没卖完的面条当做灯油。现在,一些面馆甚至会当着客人的面点燃一根面条来展示其正宗。尽管这其中还流传着关于消防安全的玩笑,但宜宾燃面的魅力依旧不减。
虽然宜宾燃面的材料看似简单,只有芽菜、花生和辣椒油与面条的混合,但其背后的讲究却很多。关键是要使用宜宾特产的碎米芽菜和天府花生,而辣椒油里更是加入了八角、桂皮、草果、、川芎、核桃等多种秘制配方。可以说,每家宜宾燃面都有其独特之处,离开了宜宾,就很难找到那种独特的味道。
在宜宾的小街小巷里,隐藏着许多家这样的燃面店。我有幸品尝了刘臣街这家小店的正宗燃面。店铺虽小,却承载着许多老客人的情感。老客人到来时,店主会热情地打招呼,熟练地为他们下面、拌面。年轻姑娘的竹篓像是神器,而老师傅则专注地拌面,一缸海椒油是整个店里的灵魂。
面条端上桌,香气四溢。油辣子的香气爆裂,气质老辣,花生碎和芽菜叶更是增添了口感。将面条与碗中的所有调料均匀搅拌,仿佛品尝到了宜宾五粮液般的香浓滋味。我激动得被辣椒壳呛到,一边流泪一边夸赞燃面的美味,引得店里的客人们爆发出开怀大笑。
就这样,在欢笑与泪水中,我们享用完了这碗美味的宜宾燃面。最后还不舍得碗底的油辣子,我们把剩余的花生芽菜都吃得干干净净。
吃完后,我们离开小店,摇下车窗,向店里的老老少少挥手告别。如果他们问我宜宾燃面给人什么感觉,我会说,那就是一边吃、一边流泪、一边跟着笑。在宜宾,人们的生活仿佛因为燃面而变得火热明亮,小小面馆里装满了太多的欢笑与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