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回复了微信后台所有的留言,心中满是感激。收到了不少朋友的积极反馈,并有几位朋友分享了他们的作品。今天我选择分享一篇关于孤独的书评,作者是有风自南。我想,每一个爱书的人或许都会有孤独的时刻吧,那么孤独的时候,大家是选择读书还是思考呢?有时,当朋友问及我发呆时的思绪,我开玩笑说:“我在思考人生。”但实际上,我只是在让大脑稍作休息。
生活中,当我遇到繁杂事务,无从下手时,我会停下来,随手拿起一本书翻阅。回忆起初中时期,我买了一本小开本的《论语》,那是国学丛书中的一本,红色封面。那时的我并不太懂,只能对照古汉语词典慢慢阅读。如今,我对那熟悉的篇章已经失去了最初的热情,并非不想看,只是耐心已消磨。
提及于丹,她在百家讲坛讲解《论语》心得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甚至被媒体称为文化现象。许多朋友纷纷购买书籍和,似乎一夜之间,国学成为了热门话题,值得每一个人去深入学习和探索。幼儿园到大学都开设了国学班,国学经典终于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我感受到国学的魅力,也偶尔翻阅相关书籍。虽然总觉得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讲述国学可能过于浅显,但现在想来,或许是我自己的理解尚浅。
于丹的新著《人间有味是清欢》并非讲述《论语》或《庄子》,而是对人生、文化、社会、生活的深度思考,甚至包括对心灵困惑和人生困境的解答。作为文化学者,她似乎化身成了治愈系专家。全书分为几个章节,涵盖了生命感悟、幸福时光、旅途经历、节气典故等,既有、意境,也有感悟和故事。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苏轼的心得,于丹在新书中以此为主题,展现了其真正的内涵。生活中的困惑时常存在,解决一个又来一个,有些困惑需要我们去参悟,去生活中体验,去时光中领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是生活的常态,二者缺一不可。
于丹提到:“人间有味是清欢,所有含蓄婉转、深沉内敛的事物,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沉淀,洗尽铅华。在经历世情风霜百味后,依然能回归最初的明朗、清白,这才是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面对复杂的世界和繁忙的工作,我们可以选择悠然自得,细细品味路边的风景。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的心中可能装满了名利,思考过于复杂。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路上,我们可能会错过许多美好的风景。要学会放慢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