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安宁。摄影:李爱平。
安宁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与三毛在精神特质和生命气息上有相似之处。她回忆说,早在小学五年级时,她就对三毛的黑白照片产生了深刻印象。那张充满自由奔放、风情万种的脸庞,深深吸引了她的目光。三毛真正走进安宁的人生,是在她的大学时期。通过全面阅读三毛的作品,她理解了其短暂而浪漫的一生,以及流浪生死的精神。
安宁认为,在过往的写作生涯中,她逐渐体会到生命体验带来的写作愉悦。她觉得三毛的不息流浪成就了我们理想中的生命形态。安宁依靠散文集《迁徙记》获得这一奖项,似乎也呼应了三毛的流浪精神。她表示,自己的写作之路与三毛的流浪精神紧密相连。从山东泰山脚下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求学之路,再到内蒙古大学任教,安宁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她从未改变的是持之以恒的写作。
安宁的作家梦起源于初中二年级的一篇作文。之后的岁月里,她不断求学,并在不同的城市定居过多次,更换过工作和专业。但无论何时何地,写作一直是她的坚持。如今,她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安家落户,并育有一女。她表示,这片广袤的大地给予她生命的滋养,让她勇往直前,探索未知的生命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届三毛散文奖的评选中,安宁是唯一一名来自内蒙古的获奖作家。这个奖项是全球范围内的华语作家参与的一个文学奖项。安宁表示,获得这个奖项是对她写作生涯的肯定和鼓励。她表示将继续用行走和写作赋予生命自由和尊严。她说:“我愿做自然的孩子,赤诚、坦荡、洁净、谦卑。”这或许是她获得三毛散文奖的真正原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