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典故的出处确实记载在《晋书·王羲之传》中。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据《晋书》记载,王羲之在写《兰亭集序》时,使用的是鼠须笔,写完后,笔尖的毛都透过了纸张,露在了纸的背面。这个现象被形容为“力透纸背”,意思是笔力强劲有力,能够穿透纸张。
后来,“力透纸背”这个词语被用来形容书法作品中的笔力强劲、线条有力,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而“入木三分”则是形容书法作品中的笔触深入纸张,表现出书法家的精湛技艺和深厚的情感。
这两个成语都体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成为了后世书法家学习和追求的典范。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两个成语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艺术术语,被广泛使用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