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对“两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非常感兴趣,这很正常,因为这句诗确实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名句,流传极广,深入人心。关于这句诗的作者,答案是:杜甫。
这句诗出自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之手。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内容广泛,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同时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两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出自杜甫的《绝句》,全诗如下: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诗人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充满生机的春日江边景色:平静的湖水映照着皎洁的月光,显得十分和谐;湖面平静无风,如同未经磨拭的镜子一般。而诗句中的“两只黄鹂鸣翠柳”,则生动地描绘了翠绿的柳树下,两只黄鹂鸟在欢快地鸣叫的景象,充满了动感和活力。“一行白鹭上青天”更是点睛之笔,描绘了白鹭在蓝天中飞翔的优美姿态。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当时安宁、美丽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因此,当您再看到“两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时,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它不仅是一句美丽的诗句,更是杜甫高超艺术造诣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