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灯上的“隐语”——元宵灯谜的千年传承与魅力
今天是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赏花灯,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猜灯谜。五彩斑斓的花灯下,人们驻足欣赏、竞猜谜底,构成了一幅幅喜庆祥和的节日画卷。
让我们追溯这一传统习俗的起源。灯谜,又叫“灯虎”,是传统的益智文字游戏。其雏形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隐语”,如曹娥体中的主人公孝女曹娥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纪念。汉代的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以及南北朝时期刘勰编纂的《文心雕龙》都记载了一些来自黄帝时期的古谣,这些古谣可以看作是灯谜的鼻祖。
在隋唐时期,制谜、猜谜的人越来越多,其中隋代的侯白开创了利用汉字多义和谐音的特点巧妙释意、创作谜语的新方式,这种方式也被称作“别解”。唐诗中也有很多以诗的形式创作的谜语,极具趣味性。
到了宋代,制谜、猜谜的风尚在、名士和民众中都很流行。王安石等文人墨客常以此游戏消遣娱乐。明清时期,灯谜与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相结合,极大地推动其发展。清代出现了大量有关灯谜的著作,谜语大师张起南更是制作万则以上谜题。
除了文化历史背景,灯谜本身也蕴丰富的智慧和技巧。组合法、象形法、会意法是猜灯谜的常用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在灯谜活动中快速找到答案,体验成功的快乐。猜谜得奖品也有悠久历史,从最早的黄金酒杯到现在各种形式的奖品,为这一传统活动增添更多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猜灯谜不仅是文化的独特现象,西方也有悠久的猜谜传统。法国文学家伏尔泰和卢梭等都曾编制过意味深长的谜语。
如今,灯谜活动更是与时俱进,不仅在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中盛行,还拓展到各类庆典、集体活动甚至家庭聚会。猜谜的场所也从现场延伸到电视、网络等平台。专业灯谜网站、网络灯谜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谜协之间的结盟、联谊现象。目前,灯谜已经被列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创作数量、影响力达到新的高峰。
元宵灯谜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智慧的较量,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这个喜庆祥和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花灯,竞猜谜底,感受这一千年传承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