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想要自己站得住脚也要帮助别人站稳脚跟,想要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别人过得好,这是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过得好,也要帮助别人过得好。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不仅要有自己的目标,也要关心别人的需要,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目标。这句话的典故来自于《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帮助他人、推己及人的重要性,这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句话也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告诉我们要以善良和同情心对待他人,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目标,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仁者自我实现而亦帮助他人:一种新的解读《论语》的解读理念:端木子贡向孔子求教。对于想要致力于仁爱行动的人来说,可以参考这种新解读。孔子弟子端木子贡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使大众受益,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仁吗?”孔子并不满足于这种回答,他对仁的解读更深入一层。孔子说,这种广施恩惠的行为确实值得赞赏,但真正的仁不仅仅体现在惠及人数的多少上。尧舜这样的圣人,他们的仁政可谓惠及广大民众,但我们不能仅以此定义仁的内涵。孔子强调的仁是推己及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成就他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境界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个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认知。在日常的生活中,仁者的行为不会远离现实生活,而是体现在身边的人和事上。“仁者”并不是舍弃自身而去追求他人的利益,而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价值。当我们谈到“仁”和“圣人”,我们不得不提及《道德经》中的一段话:“天地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圣人将自身置于后,反而身先;将自身置于外,反而保全自身。这是因为他们无私。”这里提到的“圣人”,可以理解为“仁者”。真正的仁者并非无敌,他们具有无私的品德和精神境界。在现实中,仁者在自我修炼和成长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品质境界。萝卜有感而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