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作业新风尚,创新思路育人才
随着《关于深化教育机制的意见》的,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寒假将至,一些中小学在寒假作业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让我们看看青海西宁和湖北武汉的几所学校是如何落实这一目标的。
一、作业设计个性化,自主意识培养为主
与传统的寒假作业不同,西宁的一些学校不再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而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作业。比如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小学的学生李承臻,今年的寒假作业是完成一份关于春节历史知识的手抄报,同时了解春节习俗。这样的作业设计既有趣又有意义,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绘制家谱、拍摄视频,多元形式培养国际视野
武汉市武钢三中的老师们也尝试了新的寒假作业形式。历史老师华布置了一项绘制家谱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于家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英语老师涂清则要求学生用英语向外国友人介绍家人和春节习俗,并拍摄视频。这种结合传统文化的作业形式,旨在让学生对比文化差异,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培养国际视野。
三、实践式教学理念推动师生互动
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小学校长王齐表示,学校一直在探索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包括布置开放的、实践性的作业。这种作业形式让学生成为小主人,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渴求。王齐还提到学校一直在探索“四环节”教学模式,即预习导航、精简提问、质疑交流、拓展延伸。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让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教师与时俱进,课堂形式丰富多样
随着新高考和新课改精神的推进,教师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形式。华老师的世界史课引入了自制视频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小组讨论、知识探讨辩论等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武钢三中的老师们也在尝试开展假期游学作业和新的评价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领导也表示支持这种新的作业形式,认为这些创新思路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启发和成长空间。《关于深化教育机制的意见》为教育指明了方向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寒假作业的创新尝试正是落实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相信只要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认知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未来之才必定崛起于这场变革之中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盛。(作者 王记者 王 范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