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帛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

帛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

名字,从本质上来说,仅仅是一种标识,用以区分你我他。在混沌初开的时代,天地间并没有名字的概念,老子曾言:“无名,天地之始之母。”在人类开始意识到需要明确身份的初期,仅仅使用公名,如炎、黄、尧、舜等,这些名字代表的是整个氏族的部落。直到原始公有制瓦解,“我”的概念从“我们”中独立出来,个体私有制出现,私名才开始出现,这个时间大致是夏朝。

商代的命名具有显著的特点。商人以天干命名,如盘庚、小辛等,这种命名方式是殷帝王的专利。也有以地支命名的,如甲骨文中的贞卜人物有名“午”、“卯”的。商代人还以地名作人名,例如商殷远祖帝喾因兴起于高辛(地名)而得名“高辛”。还有因事而名,如商汤名履,据《帝王世纪》记载,因其母回扶都梦见白气贯月,以乙日出生汤而得名。商代人还有以德为名的传统,这种命名方式对周代的谥号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追谥商帝辛为纣,“纣”即“残义损善”的意思。

名字与字号在周始出现。周人通过避讳来敬事神灵,直呼其名被认为是对神灵的不敬,因此立字以尊名。字与号专门供人称呼,表示客气和尊重。字在成年时由父亲或长辈赐予,男女有别的名和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人命名用以自称,表示谦谨;命字是用来给朋友呼唤的,表示客气。除自称外,的名字,尊亲、君上、圣人的名字都要避讳。字是由名衍生而来,用以表德,不用避讳。对晚辈及地位卑贱的人只称名不称字;谦称自己时用名不用字;尊称别人时用字不用名。这大概是因为字可以表达人的德行和志向。

所谓号,有人号和自号之分。人号是别人根据功绩、地位等因素给予的;自号则是文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立,通过这些自号可以观察其人生志趣、寄托、业绩等。

春秋时期的命名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如名有信,指根据出生时的某些征兆来取名;名有义,以德行为依据取名;名有象,根据人的某些特征取名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命名规则如国君不用本国名、不以山川为名等。春秋时期还常常在姓和名之间加助词。

周秦时期的命字方法多种多样。一种是同义互训,如颜回字渊;二是反义相对,如楚公子黑肱字子皙;三是连义推想,如秦百里视明;四是联义实指;五是辨物充类;还有伯仲排行、干支五行等。

汉代王莽禁二名影响深远,取单名的习惯持续了很长时间。汉代命字方法有其特色,如用尊老排行来命字、用美辞来命字等。魏晋六朝时命名喜用“之”字和“阿”字。晋代命字常在名后加辞,唐代命字则出现了又一批新兴的称谓美词和助字。五代多以“彦”命名,宋代则常用尊老字来命名和定号。辽金元时人名多用奴、哥字。金人多加汉名;元代多作蒙古名;明代由建立故多承习俗;清代则多仿女真族命名习俗。明清两代在取名上出现了考据风的影响和人名的怪异现象。“名字者之因谓一耳之标识也”。


帛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