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情的”偏旁怎么写

情的”偏旁怎么写

随着孩子的成长,作为家长和语文老师的我,对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近期,我对孩子正在使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在识字方面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梳理。内容较多,我计划分为三个部分来分享,首先是字源问题,其次是语境问题,最后是现有设计的一些不足。

我认为,这篇文章不仅仅会对正在读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有所帮助,对已经上了小学高年级乃至初中的学生及家长也会有所启发,可以让他们回顾识字过程中的得失。

实际上,写作这篇文章也让我这个初中语文老师受益匪浅。在日常教学中,我时常被学生的错别字问题困扰。通过对小学识字教学的梳理,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识字教学,也更加坚定了从字源和语境等方面解决学生错别字问题的信心。

从孩子从不懂字到识字,从认识有限的几个字,到认识成百上千字,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而刚入学的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有的是零基础,有的是已经有相当的识字量。部编版教材在识字方面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里我想谈谈关于识字方法的设计问题。

传统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材在识字设计上比较注重汉字的音、形、义,但对汉字的字源和语境等问题关注不够。部编版教材在这两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字源问题是我们在识字过程中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常常关注这个字现在的字形是什么样,如何写,甚至要关注到非常细节的书写规范问题,但很少会关注到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字源是什么。由于缺少相应的引导,学生也很少提出这方面的问题。

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我们既要了解现在的字形,也要了解这个字的字源。这在部编版教材中得到了很多有创意的设计。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识字第4课中,学习“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八个字时,教材不仅给出了传统的配图,还标注了相应汉字的甲骨文形态。这种设计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通过这种方法意识到古人造字时的象形方式。

在这一课的练习中,还设计了猜字游戏,给出了实物图画和某字甲骨文的书写形态,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象形概念,但学生在游戏中对会意造字有了直观形象的理解。

类似的设计在教材中还有很多。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识字第9课中,采用了儿歌的形式描述会意字,“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在相应的课后练习中,设计了与此相关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在猜字游戏的过程中理解会意造字。

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汉字是采用形声的方式创造出来的。部编版教材从识字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这种造字方式,而不是单纯地记住字形。这样的设计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识字设计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在字源和语境方面。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从源头上理解汉字,发现汉字之美,使得所学的汉字形成网络,深入理解。

本次分享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小学语文阶梯阅读训练100篇 1-6年级部编版教材同步》是一本很好的学习资料,推荐购买学习使用。


情的”偏旁怎么写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