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杞人忧天”的注释、原文和译文:
注释:
杞人忧天是一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杞人指的是一个担忧过多、过分忧虑的人。“忧天”则表示他对天下大事的过度担忧。整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没有根据、毫无必要地担忧未来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的人。杞人忧天的行为常常反映出一种不必要的焦虑和对未来的过分担忧。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为之。纵令有堕,亦将有地承之。”其人释然。
译文:
在杞国,有一个人总是担心天地会崩塌坠落,担心自己无处安身,因此他整天忧虑得连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还有一个明白道理的人看到他的忧虑后去开导他,告诉他:“天地都是由气组成的,到处都是气。如果你伸展身体呼吸,每天都在天与地之间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天地会崩塌坠落呢?”那个人问:“如果天地真的是由气积聚而成的,那么日月星辰不是会掉下来吗?”明白道理的人解释道:“日月星辰其实都是由气组成的。即使它们掉下来,也还有地来承接它们。”听了这些解释后,杞人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不再担忧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分担忧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要理智看待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