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述规定
在不设置独立高程控制点的情况下,测区内的大型构筑物将采用高等级水准测量方法。其余的埋石点高程则使用四等高程控制测量联测的方式进行处理。全线的高程控制网必须保持全线贯通。数据处理时,需进行严密的平差处理,并确保最终成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三位。
对于四等高程控制测量,主要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当遇到高山区、沼泽、水网等水准测量困难的地区时,可灵活采用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施测的方法。
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高程控制网中最弱点的高中误差不得超过±25mm。对于跨越水域和深谷的大桥、特大桥的高程控制网,其最弱点的高中误差需控制在±10mm以内。附合(环线)水准路线长度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如超过规定长度,应使用双摆站的方法进行测量,且其长度不得超过表中规定长度的两倍。每一站的高差差距应符合基辅(黑红)面高差差距的规定。双摆站测量中,一次单程取平均值计算得到的往返差距及附合(环线)闭合差,均需小于相应限差的0.7倍。
附表:高程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表
测量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附合或环线水准路线长度等相关参数详见附表。
3、水准测量的观测要求
对于仪器的i角测定,作业开始后的第一周内需每天测定一次,i角稳定后可每隔15天测定一次,并确保i角之差不超过20秒。水准尺上米间隔的平均长度与名义长度的差异,对于区格木质水准标尺需控制在0.5mm以内。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需按照表8-2的规定执行。观测时各项主要技术要求需符合表8-3的规定。
4、计算要求及水准测量公式
完成观测后,需对手簿进行检查,确认所有观测成果均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计算。水准按测段往返测不符值计算的每公里偶然中误差MΔ及按路线(环线)闭合差计算的每公里全中误差MW的计算公式另行提供。还需进行水准尺每米真长误差改正及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经行高差计算。
5、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在部分高差较大的路段,山区可利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代替四等水准测量。测距高程导线与四等水准可相互补充发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及观测方法详见附表。观测过程中需注意垂直角和距离的测量,以及仪器和反射棱镜高度的变化对观测的影响。垂直角和斜距的观测是计算高差的关键,其技术要求也需严格遵守表8-4的规定。
6、平差计算及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