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李白《侠客行》
品鉴:唐代风尚中,游侠精神盛行,少年李白深受其影响,对剑术情有独钟,他的诗作中不乏带有浓烈武侠气息的句子。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痕,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简短的二十字,勾勒出李白心中侠客的形象:信守诺言,看轻生死,勇猛无畏,不慕荣华,这也是他理想的人格追求。
——(唐)贾岛《剑客》
解读:剑客经过十年的精心研磨,手中长剑如霜白而未试其锋。今朝展剑示人,若闻世间有不平之事,必仗剑扶危。尽管贾岛的诗作常带有凄苦幽冷的色彩,但此诗却豪放雄健,显露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期望。
——(清)龚自珍《漫感》
感悟:幼时观《还珠格格》,萧剑的一箫一剑形象深入人心。箫指文才,剑指武艺,一文一武,相辅相成。龚自珍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虽有文才武略,却只能任时光流逝,辜负了自己的抱负。
——黄霑《江湖行》
感悟:在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令狐冲与东方不败共饮时引述了这几句诗。江湖的如潮水般涌动,许多人辗转于刀光剑影之间,为了虚名而争斗,其实倒不如像我一般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畅游、一醉方休。
——(唐)贯休《献钱尚父》及其他古诗
品评:花香醉人,剑气纵横。据传此诗为晚唐诗人贯休所作。黄巢之乱后,贯休以诗献给越地吴越王钱鏐。钱鏐嫌“一剑霜寒十四州”气势不足,要求改“十四州”为“四十州”,但贯休不欲屈就,仅留四句便离去。
其不慕、坚持自我的气节令人敬佩。
——(先秦)荆轲《渡易水歌》
回忆:荆轲刺秦的故事流传千古。这首诗是他赴秦国前所唱的悲壮之歌。秋风萧瑟、易水寒冷,壮士一去不复返,展现了其决绝与悲壮。
——(唐)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赏析:晚霞映照下的弓箭、寒霜般的宝剑、秋风中的策马扬鞭,诗人的誓言是收复失地,不获全胜决不回头。这首诗的武侠电影感强烈。
在诸多古诗中,《侠客行》和《剑客》所呈现的武侠精神最为鲜明。对于这七首诗词你更偏爱哪一首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