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了幼儿生理及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小班幼儿普遍存在的餐前不洗手的问题,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幼儿理解餐前洗手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孩子们自觉养成餐前洗手的好习惯。主要内容如下:
活动背景:
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在餐前往往忽视洗手的重要性,即便在老师的提醒下,洗手的方法也不正确。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设计了这次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认识到餐前洗手的重要性,以减少肚子疼痛的发生,从而养成餐前自觉洗手的好习惯。
2. 教授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方法,使他们能在餐前正确并彻底地洗手。
活动的重点与难点在于让孩子们了解吃饭前洗手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
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我们准备了儿歌《洗手歌》,以及小香皂、小毛巾、小脸盆等道具。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活动,讲述小明生病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思考。通过讨论,让孩子们明白饭前洗手的重要性。
二、让孩子们思考并分享如何避免吃饭时的肚子痛。通过孩子们的回答,引导他们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并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
三、教师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带领孩子们一起念唱《洗手歌》,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正确的洗手步骤。
四、让孩子们亲自操作,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体验洗手的乐趣。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牢记洗手的正确流程。
五、在活动结束前,引导孩子们思考生活中除了吃饭前要洗手外,还有哪些时候也需要洗手,进一步巩固洗手的意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启迪和亲身体验等方法,有效地让孩子们了解了餐前洗手的重要性,并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巩固孩子们的习惯,我们将与家长合作,加强对孩子行为的监督和强化。我们也会考虑使用动画人物和视频演示等方法,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孩子们更牢固地记住洗手的重要性及正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