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时光里,我曾居住在深圳的单身宿舍,初来乍到,难免会感到些许无聊。于是,我经常沉浸在微信视频和抖音的世界中,从下班后一直刷到深夜。每个小视频都是独立的,它们之间没有连贯的情节,我的大脑在不断地切换场景中疲于奔命。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常常感到头昏脑胀,仿佛被一团云雾笼罩。刷完一晚的手机后,第二天醒来还会感到身体乏力。
曾有一段时间,我似乎陷入了白日的恍惚中,记忆力减退,转眼即忘。
直到某天,偶然间看到漫画家蔡志忠的访谈。他过着简朴的生活,每天仅靠稀粥和馒头度日,且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他主张“要想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就必须过最节俭的物质生活”。这让我深思,如今手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却有一些同行依旧选择远离碎片化的信息世界。
其实,当我们沉浸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时,我们是否曾思考过这些信息的价值?大多数的信息都是无足轻重的搞笑视频,为了吸引流量而制作得千篇一律。这样的信息看多了,不仅容易使我们的思维和决策受到影响,还可能让我们陷入各种广告的陷阱。
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当我观看了一个关于治疗灰指甲的视频后,之后的网络浏览中,无数店铺的广告便会扑面而来。这些广告往往夸大其词,而我尝试购买的网红产品却往往毫无效果。
如今,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仿佛生活中少了手机便无法正常进行。仔细想想,每天真的有那么多重要的电话或信息吗?我们只是被信息所束缚的行尸走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