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千秋诸葛我评说600初三

千秋诸葛我评说600初三

我谈千古诸葛公

来自邹平市黄山实验初级中学的杨祥鲁

一计一策皆尽瘁,千古一相卧龙名。 ——题记

诸葛亮的一生,始终秉持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辛勤劳作。即便在渭滨辞世,他也早已为将士们规划好了退路:雕刻木像仿效自己,直至全军安全退至斜谷再举行丧礼。这种深谋远虑,怎能不让人,怎能不让人由衷敬仰?真可谓“壮志未酬身已逝,英雄泪洒满襟怀”。

他于南阳耕田,搭建茅庐以避难世事。他并非追求声名显赫,而是竭力保全性命。他与挚友在茅店中,燃起一炉香,沏上一壶茶,纵论天下大事的兴衰变迁。日月如梭,四季更迭,他内心的坚守却始终不变。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淡泊名利、坚毅旷达、自由不羁的灵魂。

他等待着,等待着那个能让他出山的人。终于,他等来了刘备。他本可以选择遵循老师的建议:“等待合适的时机,一举统一天下,建立千秋伟业,选择曹魏”。但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跟随刘备。他的选择或许在当时并不明朗,但从他跟随刘备的那一刻起,他的心中便只有,只有北定中原的理想,只有兴复汉室的信念。

他的一片照耀千秋。

后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他,说:“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国。你可以自行取而代之。”然而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他一心一意地辅佐刘禅。面对扶不起的阿斗,他以诚心相待,直言不讳,于是有了《出师表》的诞生。这份诚恳的情感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弦,这份忠诚之心也感动了后世。其实他明白,在中应该,但他却选择了不计后果、不避人言、不畏谗言,冒死进谏。他的忠诚之心如同一股清流,洗尽了世俗的污垢。

他的赤诚之心如同烈火。

乾隆帝曾赞叹道:“诸葛亮是三代以下第一流的人物。他的生平可以用‘公忠’二字来概括。公则无私我之念,忠则无自私之心。无私无我,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诸葛亮的伟大之处真是难以用言语来完全表达。

诸葛亮的《出师表》流传千古,千百年来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


千秋诸葛我评说600初三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