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顽固性拖延症,许多学员在365自律私塾同探讨应对措施。
每位学员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只在特定领域拖延,在其他领域表现正常。而有的则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表现出拖延的迹象,这种情况拖延较为严重。
我曾深受完美所导致的拖延困扰,总想将事情做到滴水不漏,结果大量时间被白白浪费,无法取得成果。一旦没有结果,我就会陷入自我怀疑,执行力进一步下降,陷入恶性循环。
我还发现,即使事情的开头规划得再好,最终的执行往往与初衷相去甚远。为了根除这一拖延的顽疾,我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了四个切入点、十五个具体方法和一百八十套时间管理实战自律模板。
这一套方法帮助我极大地提升了执行力。我现在能够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坚持锻炼,勤奋工作,面对问题能够做到“说干就干”,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优化提升。
在我的365天自律私塾,我分享这套方法的细节。许多学员复制并长期坚持了我的方法,成功纠正了大脑的懒惰习惯,摆脱了拖延,实现了“执行力自由”。
要系统对抗顽固性拖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环境因素
1.寻找高效率环境
要对抗拖延,首先要选择一个高效率的环境。与更优秀、更自律的靠拢,在这样的氛围下,你会不自觉地跟着努力起来。比如在我的自律私塾里,周围都是勤奋刻苦的学员,他们的存在让我更容易进入正向反馈的循环。
我还强调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养成一个人独处的能力,这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专注解决问题而不被外界干扰。
2.学会独处
我主张“船小好掉头”,即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就不要拉上多人。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能为我节省大量时间。独处让我在面对困难时能迅速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
二、意识层面
1.自我信任
自我能动性对人的影响巨大。比如我爬峨眉山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能到达山顶,最终我真的做到了。这种对自己的信任让我在做任何事时都能保持轻松感。
2.对上瘾的事物保持戒备
我深知人性中的弱点并对此保持警惕。我避免接触那些容易让人上瘾的事物如社交、游戏等以维持自己的自律。
3.普瑞玛法则
普瑞玛法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方法。它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任务进行排序优化然后按兴趣排列再执行。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
三、习惯管理
我曾因无意识的习惯如刷微博、刷知乎等浪费了大量时间。现在我开始针对这些习惯进行管理逐步减少在这些无意义事情上花费的时间。
4.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的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就至关重要。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吸引时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回到原本的任务上。
5.目标拆解
大而空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因此我们要将目标拆解成小而美的任务使每个任务都具体可行。
四、正向反馈
6.主动创造正向反馈
当我们的行为带来正向反馈时大脑会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愉悦。因此我们要主动创造这种正向反馈如完成任务后给自己一些奖励。
7.与同频的人交流
与有相同目标和兴趣的人交流能带来更多的正向反馈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