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来好好说说巨细胞尿里为啥会有那些“巨细胞”。
首先,要明白尿液里的细胞主要是我们肾脏过滤血液时产生的“废品”,比如老化的红细胞、白细胞等,它们通常个头不大。但偶尔,尿液检查会发现一些体积异常增大的细胞,这些就是所谓的“巨细胞”。它们的出现,往往不是细胞本身“发胖”了,而是因为细胞核发生了异常变化。
最常见的情况是,尿液中的普通细胞(主要是鳞状上皮细胞,有时也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排出体外前,被人体内的病毒感染了。特别是某些类型的病毒,比如疱疹病毒(引起疱疹、带状疱疹的病毒)、BK病毒、腺病毒等,它们有喜欢侵犯细胞核的“习惯”。当这些病毒侵入细胞后,会利用细胞的机制来复制自己,并在细胞核内制造大量的病毒颗粒。这个过程会破坏细胞核的正常结构,使其变得异常增大、模糊,甚至可能多个细胞核融合在一起。
因此,我们看到的“巨细胞”,实际上是病毒感染的“罪证”。它就像一个被病毒“寄生”并改造过的细胞,体积看起来巨大,内部充满了病毒的“造反”证据。医生通过识别这些巨细胞,可以怀疑是否存在相应的病毒感染,比如是否合并了泌尿系统疱疹病毒感染等,这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所以,巨细胞尿里的“巨细胞”,主要是病毒侵犯泌尿道细胞核后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