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熟的螃蟹为什么发黑

2025-05-0403:12:51综合百科0

现在正是螃蟹肥美的季节,蒸一锅螃蟹对于吃货来说,简直是满足至极。

这不,孙先生也像往常一样在超市购买了螃蟹,回家后大火蒸煮15分钟,再焖上5分钟,准备享受这美好的吃蟹时光。当吃蟹时间结束,还有螃蟹没吃完,孙先生将其放置了2、3个小时后,却发现螃蟹出现了令人惊讶的变化。

蒸完的螃蟹,竟然变得发黑,还流出了黑水,实在是惨不忍睹。仔细观察,里面还有白色固体物质,令人不寒而栗。

于是,孙先生带着这些螃蟹来到了他购买螃蟹的超市。商户解释说,这是因为螃蟹内脏破裂,吃太多了导致胃里有残留物,呈现白色,但螃蟹的质量并没有问题。

其他商户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有的商户表示没见过这种情况,建议赶紧扔掉;有的则认为蟹肉本身就这样,因为时间长了或者进了空气;还有的说是螃蟹在淤泥中生活的脏东西。

面对这些不同的解释,我们不禁陷入困惑。为了解开迷雾,我们请教了相关专家。

专家表示,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螃蟹和虾含有较多的多酚,这些多酚容易氧化,生成醌类或者醌的化合物。至于那些白色物质,其实是螃蟹里面的蛋白质,就像鸡蛋清一样,加热后会凝固。多酚的氧化与多酚、氧化酶、氧气、温度等都有关。比如蒸煮时温度过高或者焖煮时间过长,都会加速氧化过程,使螃蟹更容易变黑。

如果是新鲜的螃蟹因为正常氧化而变黑,那么仍然可以食用。因为多酚、醌类都有一定的用价值。如果是因为不新鲜的螃蟹而变黑,那么最好还是不要食用,以免对健康造成影响。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