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关于“欣”字在命名中的运用的文章引发了共鸣。名字并非如许多人所认为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承载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能量。
近期,有不少友人找我探讨改名之事。其中一些曾求助于其他师傅改名字,但惊讶地发现,有些改名的依据竟然是以简体字的笔画数为标准,这让我深感疑惑。
简体字虽为便于书写而生,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抛弃繁体字。若以笔画数而非繁体字的本源来决定名字,那便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每个字的创造都有其根源和出处。有些字若简化,便会失去其独特神韵,这实则是字的变形而非原字。
有老师却声称这是与时俱进的做法。然而我认为,如果一种文化连其根源都丧失了,我们又如何谈及与之俱进?这无异于本末倒置。
又有一位友人向我提供了她的名字“徐若琳”,询问此名吉凶。在交流中,我感受到她并未对此名有深厚的情感与体会。据她表示,虽然有人告诉她这名字象征着万物更新与官运亨通,但也存在不利之处,被评价为半吉半凶。
这似乎又是依据81数理吉凶表所作的解释。尽管我们不能其观点,但现今许多取名软件已将此套理论程序化,并带有评分功能。这就是所谓的三才五格取名法。值得注意的是,五格剖象法最初是由日本人熊崎健翁整理的,主要通过数理来判断名字的吉凶。这种做法虽可转化为取名软件的代码,但却与的姓名学基本原则不符。
在文化中,名字的核心是文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化,每个字都蕴含了阴阳五行和能量。
现今网络上一些直播老师讲解姓名学时,所依据的也是这些基本理论,再结合五行进行解读。然后他们为观众提供数十个备用名字供其选择。真正的姓名学应当是精挑细选、匹配八字五行、考虑家庭成员磁场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
一昧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取名方式往往源于流水线作业或软件生成。对于那位叫徐若琳的友人,我与其深入交流后发现其婚姻情感存在困扰,且名字中存在大凶数的磁场。她曾因问题接受过手术。
我进一步指出,名字中的“若”字带有刑煞气场,不利于个人运势。且此名与她的八字不匹配。总体而言,这个名字并非吉兆。若条件允许,我建议她改个名字。
在进一步的交谈中,许多细节得以验证,最终她决定让我帮助她更改名字。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名字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一个好的名字不一定能让富大贵,但它至少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为人们指引方向、减少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