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双减”实施,上海地区更是取消了英语的期末考试。这让我对英语教育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深深的思考:英语是否仍为必修科目?若是,我们又该如何学习?
我咨询了从事高中英语教育工作的朋友,他告诉我目前教育体系中的一切仍按部就班进行。可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尚未波及高中阶段,又或许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并未改变,至少在目前看来,未来的走向仍不可预测。
近几年来,社会上有声音淡化英语的重要性,不再为KET、PET等英语考试背书,加之现今各种翻译软件的普及,不少人认为英语在未来的地位将逐渐降低。但在我看来,仍有一席之地。
原因何在?想象一下,小睿现在满脑子都是那些激励人心的广告词,如“一调就好”、“为了信念,你会拼到哪一步?”等。虽然这些语言并不代表我赞同广告内容(没有广告费,所以不宣传),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大脑似乎可以轻松记住那些日常中随耳听来的内容。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利用这种能力来学习英语,进一步扩展我们的思维广度呢?毕竟,我们的大脑正在蓬展,何不利用它来学习英语呢?
回到正题,阅读英语绘本的好处已经广为人知。在此,我想重点分享我们阅读过的RAZ系列(关于牛津树的系列我们以后再聊),以及我和小睿的阅读经历。欢迎各位前来交流。
RAZ,即ReadingA-Z的缩写,是许多学校老师采用的分级阅读材料。简而言之,它可以被视为小学阶段“语文课”的教科书。
其内容覆盖面极广,涉及常识、天文、地理、历史、童话、人文、动植物等多个方面。内容从浅入深,对孩子理解能力的要求逐级提高。更重要的是,其内容循环往复,不断复现单词、句型和语法。
我购买的是纸质版RAZ。或许是因为我较为传统,所以我更喜欢纸张从指尖滑过的感觉,这也有助于保护小睿那双尚未成熟的眼睛。
当货物到手时,我发现每个级别都有数十本书,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厚厚的一摞书摆在我面前。每本书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关联,语言点的分布也较为随意,没有按照内容或语言难度进行分类。
换句话说,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老师和学生而言,RAZ更像是一本真正的“语文课”阅读教材。但对于我们这些二语学习者来说,使用起来可能并不那么友好。
我和小睿从B级开始阅读,并对B级的绘本进行了句子结构的分类。这样做有助于那些希望进行专项练习、二次阅读或复习的家长,同时也为那些希望了解绘本难度的家长提供了参考。
在此简述一下我的分类方法。首先按照句型的难度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梯级难度进行排列。尽量将同一主题的相关书籍放在一起。
的内容大多为一般现在时,与我们以往学习英语的顺序相符合。从B级开始,会涉及第三人称单数、稍有难度的句型以及一般过去时等。在大的分类下,我会进一步细分为具体的句型、时态,然后列出书的编号和题目,最后是书中主要的句型结构。
虽然RAZ的绘本不止这些内容,但以上便是我目前想要分享的内容。其他的内容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