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言韵,古韵犹存
苏州话,作为历史悠久的语言之一,自商代泰伯奔吴之时,其前身——上古吴语便已形成,流传至今。苏州话的音调抑扬顿挫,语速不疾不徐,如一句简单的“你好”,苏州人道来便是“倷好”,调子先升后降,透出别样的热情。
虽好听,苏州话却是方言中的难懂之选。其难懂之处在于浊声母多、单元音韵母丰富、鼻音韵尾少、声调多且复杂,还有较多的文白异读及连续变调等特色。
在苏州话中,还隐藏着许多婉转、意味深长且复杂的词汇。下面罗列几个,不知你能领会多少?
细品词意
香面孔——这里的“香”作动词用,意为用嘴。苏州人含蓄,便以面孔代替直白的之词。
轧闹猛——意指凑热闹,苏州话中以“轧”来表达物体凑在一起的感觉。
轧朋友——即、谈恋爱或谈伴侣之情。
洋泾浜——形容说话不标准、略显蹩脚。
过日脚——含蓄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共度时光的愿望。
家主婆——指家中的女主人,隐约中透露出苏州家庭中女性的地位。
其他词汇如“煨灶猫”、“三脚猫”、“王伯伯”等,各具趣味与深意。
苏州话中还有许多有趣且富有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如“十三点”非指时间,而是指头脑有问题,损人之词。又如“软脚蟹”与“硬脚蟹”分别形容人的工作能力差异。“脚馒头”并非馒头也非脚丫,实指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