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郭嘉和诸葛亮均为举世闻名的谋略家。郭嘉在公元207年因病离世,恰逢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时。在此之前,虽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并未对当时有亲缘关系的刘表提供任何帮助,因此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言。
郭嘉在曹魏的作为堪称卓越。他最初曾考虑加入袁绍的麾下,但最终觉得袁绍并非他的理想主公。袁绍虽然能想出众多计策,却常常缺乏决断力,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显然无法担当起霸业。后经好友荀彧引荐,郭嘉结识了曹操,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商讨国事。此后,郭嘉成为了曹操的军师祭酒,共同为曹魏的建立献计献策。郭嘉的“十胜十败”之论坚定了曹操攻打袁绍的决心,其后的多次战役也证明了郭嘉的谋略无懈可击。
由于长期征战水土不服,郭嘉积劳成疾,若非如此,他定能继续为曹魏贡献更多智慧。尽管他在历史长河中仅短暂闪耀一瞬,但他的才策和谋略仍被后人誉为“世之奇士”。
另一边,诸葛亮的贡献也无需多言。他为蜀国攻占荆益、夺得汉中、稳定南中,六次北伐中原,助力刘备建立蜀国。即使在刘备去世后,他依然全力辅佐刘禅,矢志不渝地希望北定中原、匡扶汉室。然其终因积劳成疾,在行军途中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