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观看天气预报时,经常可以听到关于“西伯利亚冷空气”和“冷空气东移南下”的描述。那么,究竟为什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总是来自西伯利亚?这些冷空气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对此,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张涛进行了解释。冷空气的形成机制相当复杂,从大的气候背景来看,它受到地球整体的大气环流影响。而这种环流在地球表面的运行方式,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以及海陆分布等。
以地球自转为例,它对气流运行的方向产生了显著影响。地球还会向外部空间发射长波辐射,损失自身的能量。具体来说,为什么冷空气总是从西伯利亚地区而来呢?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在冬季接受的太阳短波辐射相对较少。这些地区还会向外太空辐射热量,产生长波辐射损失。能量收支在这里呈现负值,使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变得非常寒冷。
由于北冰洋的冰洋地区位于亚洲的腹地,这里的能量损失更为严重。冷空气在这里并最终形成。当这些冷空气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会开始移动,影响更大范围的气候。
冷空气的形成及其移动路径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大气环流、地理环境和太阳辐射等。要准确预测冷空气的活动和影响,需要依靠专业的气象机构和预报员的精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