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谈生命生命到底是什么

谈生命生命到底是什么

近期,中译出版社推出了一本专为3-6岁儿童设计的生命教育绘本,名为《或许生命终章如蝶变之始》。该书由荷兰的童书作家皮姆·范·赫斯特与插画师丽莎·布兰登伯格联手打造。

故事的起点设置在公园中的一条毛毛虫身上,书中描绘了一场发生在祖孙两人间的对话。通过这段富有智慧的交流,生命的终结与起点的深奥课题被娓娓道来。

这段对话触及了对死亡的个人观点与看法。如询问“你害怕死亡吗?”以及“在离世之前,你还想完成什么心愿?”等话题。它也探索了更为复杂的哲学问题,如“为何生命会有终结?”“死后又将去往何方?”等。

在克里斯蒂安的提问中,爷爷以聪明且风趣的方式回应,有时也会坦诚地表示自己尚不确定答案。他们在问答之间分享彼此的想法,进一步激发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们共同找到了一种彼此都接受的答案。书中祖孙俩情感的自然流露、直白的提问和美丽的比喻,搭配着插画师温暖的画面,让这本书在谈论死亡时显得格外温柔且易于理解。

知名阅读推广人李一慢为本书的翻译并撰写了导读。他表示,这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图画书,能够鼓励孩子们自由地表达他们对死亡的疑虑、恐惧、思考和观点。这本书教导我们认同和理解一个观点:“死亡是生命的一个必然阶段,每一种生命都会面临终结。”正是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小男孩开始理解并形成自己对“生命蜕变”的观点。

对于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这一话题,李一慢提供了十项建议:从简单的话题开始引入、客观陈述事实、保持态度轻松、简短讨论、为情绪命名、无需追求全知全能、从时间概念着手、引导孩子进行实际操作、不必刻意回避、接纳孩子的反应。他强调,读完这本书后,我们都会感慨:“这本书教给了我一些美好的东西,非常感谢!”

对于家长而言,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确实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面对这种沉重的话题,大人和孩子往往不知如何开口。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在公园里,爷孙俩以毛毛虫为引子,展开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探讨。书中对死亡的态度既不回避也不弱化,既正视事实又包容不同观点。

爷爷强调“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一观点使生命教育成为人生的重要课程。克里斯蒂安对“死亡”的好奇心得到了爷爷真实、坦率的回应。爷爷分享了自己的顾虑和心愿,这种诚实的态度为家长们树立了榜样。故事的结尾,克里斯蒂安给爷爷写了一封信,将日常的对话提升到了哲学的层次。


谈生命生命到底是什么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