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耳聋危机,让我们了解突发性耳聋
“突然之间,我的耳朵就听不见了!”这样的经历让人不寒而栗。近日,浙江宁波的一名16岁高中生小陈,因连续熬夜复习,右耳突然听力下降。好在及时接受治疗,听力得以恢复。
医生表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显著。今天是全国爱耳日,让我们共同关注突发性耳聋,了解什么是突发性耳聋及其常见诱因。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性听力损失。过度疲劳、心理压力过大、饮食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都是常见诱因。
过去,突发性耳聋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现在,中青年患者占比高达50%以上。熬夜、压力大、用耳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哈尔滨的某位专家也指出,突发性耳聋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最小的只有6岁。
突发性耳聋的症状包括突发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等。虽然部分患者有一定自愈倾向,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幸运地恢复听力。最佳治疗时间为发病后72小时内,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或顽固性耳鸣。
除了突发性耳聋,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些伤害听力的行为。长期戴耳机、在嘈杂环境下使用耳机、音量过高都会对内耳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掏耳朵过勤、擤鼻涕方法不当等也可能导致听力受损。
青少年应关注用耳习惯和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或熬夜。成年人也应注意合理作息,避免过度疲劳。若出现突发性听力下降,务必抓住黄金72小时及时就医。
为了保护好我们的耳朵,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合理作息、饮食规律、营养均衡、加强锻炼。使用耳机时遵循“三个60”的原则:音量不超过60%,聆听时间不超过60分钟,周围环境噪声超过60分贝时不建议使用耳机。让我们共同保护听力,远离突发性耳聋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