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曾经的农村建材之王,如今何去何从?
红砖,这个曾经几乎无处不在的建材,在上个世纪,无论是重工业的厂房还是农村的楼,都离不开它。它作为建材之王,为我国的建筑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如今,红砖的身影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那么,为什么我国如今不再允许使用红砖盖房?红砖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红砖的发展历史其实并不长。在古代,我国使用的是青砖。直到1956年以后,随着苏联的援助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红砖才开始在我国大面积使用。它的烧制工艺相对简单,颜色也来自于粘土中的氧化铁。
虽然红砖的质地坚硬,但其脆性较大,这也是其被淘汰的原因之一。红砖在抗震性能上存在一定的缺陷。2008年的特大中,许多红砖建造的房屋虽然平时看起来坚固,但在中却容易倒塌,造员伤亡。与钢筋混凝土相比,红砖的抗震性能较差。
更重要的是,红砖的生产对耕地的较大。为了制砖,许多砖厂建在农田旁边,挖掘田里的粘土,导致耕地受损。红砖在烧制过程中需要持续燃烧煤炭等燃料,产生大量的废放,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对烧砖工人的身体健康也带来很大危害。
随着我水泥和钢铁产量的逐年攀升,钢筋混凝土并不缺,红砖的市场规模逐渐萎缩。红砖盖房子相对麻烦,技术要求较高,而现在的人工费用也在不断上涨,使用红砖建房的成本逐渐增加。与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小型独户建筑的减少,红砖的市场需求也在下降。
目前市面上仍有售卖红砖的,但这些红砖大多用于装修或作为墙砖、地砖等精细用途。还有一种红色空心砖已经改变了原料和制作工艺,与过去的红砖有所不同。
从我国的建筑历史来看,红砖只是文明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它的兴衰见证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变迁。对于未来的年轻人来说,红砖可能只是一个遥远的历史记忆。
红砖虽然曾经是我国农村建材的代表性产品,但由于其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考虑,逐渐被市场淘汰。如今的红砖已经不再是主流建材,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些地方见到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