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岁月笔录
生活的色彩需由奋斗来点缀,日子的韵味则因起伏而更浓。
常言道,无事生非,人也如此。若人过于闲适,便有颓废之虞。
深以为然。
无论多么精神抖擞的人,若久闲不动,也会丧失活力;无论目标多么坚定的人,若长时间不努力,也会迷失方向。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并非工作,而是无聊。”
很多时候,闲适并非福气之兆。
太闲的人生,实为挑战。
两年前的一天,友人阿苍向我述说了他的抉择——辞去了工作。
他在一线城市拥有份看似光鲜的工作,虽忙碌却也收入可观,前程似锦。但他觉得每日劳碌束缚了他,渴望自由。
辞职后,他游历山川,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愿望,但回归现实后,他发现空虚随之而来,工作也变得遥不可及。
长时间的不努力使他难以再次投入工作,他也因此失去了信心。
阿苍的境遇让人深思:过度的闲适并非福祉,反而可能是生活的陷阱。
适当的放松是必要的,但无止境的放纵无疑是生活的蚕食者。
别让自己无所事事,哪怕忙碌些,也好过虚度光阴。
贫穷并非因为外界的缺乏,而是因为内心的空虚。
常与友人玩笑说:“有没有轻松又高薪的工作?”但朋友们都会笑着回应:“那只是梦里的幻想。”
社会的运行法则告诉我们:丰厚的回报往往伴随着相应的付出。
可仍有许多人每日浑浑噩噩,消磨时间,然后疑惑自己为何如此贫穷。
还不是因为太闲?
多少人一边抱怨贫穷,一边又不努力工作。他们羡慕高薪,却不愿知高薪背后是辛勤的努力。
记得一位自媒体人的华为经历。
初到华为时,他毫无经验且社交能力较弱。但他选择了不断提高自己,常忙至深夜才回到出租房。
他日夜钻研,近乎零假期、零娱乐地投入到工作中。他的努力最终换来了高薪与职业的飞跃。
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对人生的掌控。
很多人误以为闲适就是自由,却不知真正的自由是对人生的把握与掌控。
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闲暇时依然保持自律。
有些人选择轻松的工作以获得更多自由时间,但大多数人却未能有效利用这些时间。
还有一些人想成为自由职业者,认为那是一种潇洒的生活。但《哈佛商业评论》提醒我们,自由职业需要更强的自律能力。
自由职业不是逃避职场的借口,它需要更强的自律能力。
沈从文一生不畏艰难,即使在冷冬中也依然坚持写作。他说:“我一生最怕闲着。”
真正自由的人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人生。所有的成功都是长期坚持的结果。
想要诗和远方?那么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别让“太闲”成为你的舒适区,人生短暂,应去拼搏,去体验世界的精彩。
从现在开始让自己忙碌起来吧!让手头永远有事情可做。别辜负了光阴,虚度了年华。
点亮“在看”,愿我们都能在忙碌且充实的日子里获得属于自己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