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今,众多教育培训机构都在推广PHONICS自然拼读法教。
有的机构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实施了。大多数培训机构声称,通过学习自然拼读法,学生能够轻松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他们多强调其优点和益处,却鲜少提及潜在不足。自然拼读法并非万能,客观地看,它确实存在一些局限。为保持理性态度,本文将深入探讨自然拼读法的三大方面。
我们为何觉得《自然拼读法》被过分神化了?又为何《国际音标》常被大家所忽视?这两者究竟应如何选择和搭配学习?
让我们先来了解自然拼读法的两大主要挑战以及一个常见的误区。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组词汇来实际体验一下:
but, cut, nut, put
gave, save, wave, have
go, so, no, do
home, Rome, come
tough, cough, though, through
自然拼读法并非对所有词汇都适用。对于遵循一定规则的词汇,学生可以轻松见词能读;但对于不符合规则的词汇,即使学生掌握了技巧也可能会读错或无法顺利读出。
想要掌握自然拼读法的学生需要不断总结发音规律。经过教学经验的累积,我发现即便是简单归纳的规则也已多达上百条。即便是学习速度较快的同学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来掌握,对于学习较慢的同学,可能需要两三年才能彻底掌握。
相较之下,国际音标则显得更为简洁明了。它仅有48个音标,除去4个辅音连缀后仅剩44个。在这其中,真正需要花时间学习的通常不超过18个。相较于自然拼读的复杂规则,学习音标的效率无疑更高。
教学过程中常被问及的问题之一是:“老师,我学了自然拼读法,如何确定单词的重读音节?”这恰恰是自然拼读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对于单音节单词,按照自然拼读法通常不会出错;但对于双音节或多音节单词,确定重读音节则需参考单词的国际音标。
除此之外,人们对自然拼读法还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学会了自然拼读法就无需记单词。
许多培训机构在宣传时声称:“学生掌握了自然拼读的规则后,就能无需音标、无需死记硬背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然而事实上,即使掌握了自然拼读法,学生仍需了解单词的词性、意思以及常用法等。
自然拼读法虽然重要,但不应被神化。
国际音标也不应被忽视。
有人认为教授两者是水火不容的关系。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英语基本不教音标。
音标较为复杂难学,会给孩子增加额外负担。
他们认为学生从初中才开始学音标。
实际上,排斥音标的老师常会告诉学生:“国外的孩子学英语根本不用音标。”这并不意味着音标不重要或无用。拥有母语环境的学习者与外语学习者的情况大不相同。母语环境拥有强大的纠错机制,而外语学习者则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以国内的学习环境为例,我鼓励学习者花一定时间学习音标。通过学习音标,发音将更加准确。即使掌握了自然拼读法,也应该同时学习国际音标。
对于初中生、高中生以及学习者, 我建议同时学习拼读、音节和音标三位一体的知识。而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处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