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过临睡时刻口干舌燥的人不在少数,这种体验常常让人担忧是否身体出现了问题。事实上,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其中一些是生理性的,无需过于紧张。但如果补充了水分仍无法缓解,就需要警惕是否是某些疾病的前兆。
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要明确的是,“口渴”的感觉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发的。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渴觉”主要由“体积减少”和“渗透压升高”这两个因素引起。换句话说,当我们运动久了、出汗过多或者环境干燥、喝水太少时,身体就会因缺水而发出口渴的信号。当血液中盐类或糖类的浓度过高时,的渗透压会随之升高,大脑也会接收到渴觉的指令。
除了上述原因,随着年纪增长,唾液腺可能会萎缩,唾液减少,也会导致口干舌燥。如果你已经充分补充水分,口干舌燥的感觉依然持续存在,那就需要关注是否出现了以下情况:感冒、、腹泻、缺乏维生素、服用物、患有口腔疾病等。
值得注意的是,口干舌燥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例如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脏类疾病、糖尿病、尿崩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甲亢等。若长时间口干且难以缓解,建议及早去医院检查,以排除患病可能性。
为了有效缓解口干,首先要明确原因,若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随着病症的治疗,口干的情况也会逐渐缓解。在日常补水时,也要注意饮水量要达标,少量多次饮用,多喝白开水,不要用饮料代替水,运动后不要立刻大量喝水,要小口多次饮用。有高血压合并肾功障碍、高血压合并心衰并发症的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饮水。
策划制作:审核丨唐芹(医学会科学普及部 研究员 健康科普专家)。策划丨钟艳平。审校丨徐来 林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