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风采:董国军教师
董国军老师,拥有深厚的教坛底蕴与丰富的教育经验。多年以来,他一直承担着高三及复读班的英语教学重任,并屡次荣获市级优秀教师、市级评优课一等奖及嘉奖等殊荣,更曾被学校尊称为功勋教师。
在面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问题上,董老师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与多年教育经验,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学生自身及家庭两方面进行成因分析,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转化措施。这些措施的成功实施,最终实现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转化。
本文旨在详细叙述董老师对于学习困难学生转化措施的实践与效果反思,以期为学习困难学生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依据,从而真正实现家校联合,助力学习困难学生更好地成长。
换位思考,洞察学困生内心
董老师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关爱与理解,而在学习上表现出冷淡、自信心不足的倾向。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给予学习困难学生足够的关爱与理解,这样才能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赢得他们的信任。
一视同仁,给予学困生充分关注
董老师坚持公平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如何,都给予同样的关心与交流机会。他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确保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公平性,避免因学习成绩而将学生分为不同等级。
董老师表示,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契机,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自信心,并将其转化为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以此为起点逐步积累自信,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那么他们便有可能摆脱学习困境,取得进步。
在日常教学中,董老师擅长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优点,用缩小镜去看待孩子的不足。他努力搭建起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用点滴的关爱与情感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
真诚相助,多元帮扶学困生
董老师开展了“一帮一”互助活动,利用同桌或同宿舍优秀生的优势,随时为学困生提供帮助。在课上增加提问频率,课下作业也给予适当照顾。作业量与难度适中,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针对学困生,董老师还会进行个别辅导,利用课余时间重点教授学习方法,努力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其学习成绩。
案例分析
通过分享这一教育教学案例,我们能够看到董国军老师在面对学习困难学生问题时所采取的积极措施。他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关注学生的闪光点、用爱与真心温暖学生。这些措施点燃了学生学习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正如董国军老师所言,给予学习困难学生更多的关爱与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才能最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在此,我们也想对学困生的家长说: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力与价值。家长应以欣赏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与教师保持沟通、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即使孩子的成绩没有显著进步也应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