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佳人》,描绘了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场景,仿佛真的有一位乱世佳人在我们眼前。
“绝代有佳人,空谷幽居身。自述女,零落依草木。历史沧桑变,兄弟遭。高位不足论,骨肉难相顾。人情薄如纸,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欢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山泉曾清净,出山染尘俗。”杜甫《佳人》如此写来,流传千古。
绿叶成荫的夏日,合欢树开始舒展翠绿的羽状复叶。这种树独特之处在于它在整个春天都仿佛在休眠,但初夏时节却展现出最鲜活的绿色。合欢树在微风中舞动,如同巨大的孔雀开屏,而其花朵则像温柔的眼睛一般,浮在树叶间。
合欢树和合欢花的生长环境颇为讲究,它们喜欢初夏的气息和通水的土壤。一旦水土不适或遭遇大的地质变动,合欢树就可能枯死。比如我们小区的那两棵合欢树,其中一棵因种种原因未能展叶,让人感到惋惜,仿佛是心灵的空洞。
在先秦和汉朝时代,人们特别钟情合欢树和合欢花。因为其高大广荫和细密动人的叶子,以及朝开暮合的奇特习性,合欢树被视为夏日的庭院佳品。而其花粉茸可爱,如同心中的思念一般,让人心生向往。
合欢树和花代表着岁月静好与团圆相守。在古代诗歌中,有合欢被、合欢扇、合欢襦等以合欢为题材的创作。虽然隋唐之后,审美更注重身边化,合欢花淡出了时尚主流,但其所带来的吉祥感仍旧在传统文化中得以传承。
时值合欢树展叶发花的夏天,读到杜甫的《佳人》,我深感其幽凉夏日的山谷之美。诗中描绘的佳人形象,让我思考何为真正的佳人。不仅是外表的美丽,更是内心的坚韧与对生活的热爱。
杜甫的诗之所以流传后世,除了其韵律铿锵、对仗工整外,更重要的是其深厚的内涵和真挚的情感。这首《佳人》不仅是他的中年经历的写照,更是对人生岁月的深沉感悟。
此诗写于他47岁之时,当时因战乱和生活颠沛进入秦州。他在走山路、风餐野宿的日子里创作了此作。他与其他官僚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乱世中主动逆行、寻找报国机会的人。这种主动性深深感染了后世之人。
诗中的佳人自述身世、遭遇和心境,让人感受到她的坚韧和乐观。即使身处困境,她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种精神自立和勇气是我们在逆境中应有的信念和支撑。
最后回首再谈一下合欢树,它代表了和谐热闹的生活与理想状态。然而人生更多的是会经历孤独落魄的岁月。“合昏有定时,鸳鸯不独宿。”但在这其中相信自己的坚韧与美丽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杜甫这首诗给我们的正能量:相信自己就是幽谷佳人、乱世佳人。
我期待再次与您一同探寻诗词中的爱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