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回顾万科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发现钜盛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对万科的股权争夺从未停歇。这一事件无疑是万科发展史上最具挑战的股权纷争,甚至超过了之前的“君万之争”。回溯钜盛华的举牌历程,我们看到万科原第一大股东华润股份有限公司展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平静态度。
今年8月26日之前,华润股份对万科的持股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内。在钜盛华多次举牌后,华润股份在三季度末之前将持股比例增至15.23%。但此后,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逐渐上升,甚至超过了华润股份成为万科的实际第一大股东。令人困惑的是,华润股份在这一过程并未采取进一步的实质性行动,甚至对钜盛华的举动没有公开发表任何评论或承诺。
外界对于华润股份以及“华润系”高层的态度感到困惑。他们是否对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地位失去兴趣,或者是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增持万科以维护其地位?从华润系前掌门宋林的态度来看,他对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曾表示出强烈的兴趣。历史资料显示,华润系曾有机会通过参与万科增发等手段提升持股比例以获得相对控股地位,但由于一些公开或未公开的原因,最终未能如愿。自2000年开始,华润系选择甘做无控股权的第一大股东。
宋林曾表示,在其任职期间未能使华润系控股万科是其职业生涯中的遗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科的核心管理层多次表示与华润系的合作是愉快的。与此许多案例反映出的是第一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背景下,华润股份与万科管理层的和谐关系显得尤为突出。
华润股份在万科董事会中占据三个席位,从未公开反对董事会的决议,一贯支持万科的发展。若无外部力量的干预,万科股权结构及管理结构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现实的状况是钜盛华和安邦保险多次举牌,打破了这一平衡。
面对外来力量的冲击,华润股份陷入尴尬境地。如果选择增持万科甚至与钜盛华方面展开举牌大战以捍卫其第一大股东地位,可能会打破与万科管理层的平衡状态。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华润股份进行这样的操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举牌大战将大幅提高持股成本,以及在央企制度层面可能面临困境。有人认为,万科此前的平衡格局可能是多方协商的结果,最有利于万科的发展。一旦打破这一平衡,可能会对万科或股东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目前,华润股份面临不增持则失去万科第一大股东位置的困境。最坏的结果是其在万科董事会的席位被一一取代。面对这种局面,华润股份选择了沉默。而钜盛华方面则存在继续增持万科的可能性,这必将使华润系的尴尬局面日趋严重。回想起曾经的“君万之争”,现在的局面可能会让所有跌眼镜。多年以后,华润股份在此次事件中的微妙地位和尴尬处境将被重新审视,届时万科股权结构和管理结构是否会有所改变呢?这一切仍充满变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