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作为玉石中的瑰宝,其矿藏丰富,遍布于新疆的和田、若羌、且末、于田等地,以及青海俄料和东北辽宁的河磨料。产出量庞大,既含有原生矿产(山料),也包含外生矿产(子料)。青玉在软玉中数量众多,其物质成分与白玉相仿,同为接触变质成因形成。因含有微量铁元素而展现出不同的色调。部分青玉展现出更强的交织结构与更好的韧性。青玉的颜色从青白到深墨绿色,范围广泛,因此又细分为青白玉、青碧玉等多种。其硬度在软玉中数一数二,被誉为钢玉,但美感稍逊于白玉。
青玉,作为昆仑山脉下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特产,是和田玉中的大族。其颜色淡雅多样,古籍中已有蚺子青、鼻涕青、蟹壳青、叶青等称谓。现代则根据深浅不同,分为淡青、深青、碧青等。和田玉中,青玉的储量尤为丰富,常见大块者。近年来,更发现了一种淡绿色的翠青玉。
帝王之玉石
在众多和田玉中,和玉以其独特的硬度、温润的质感和纯正的色泽脱颖而出。其刚劲之气象征着基业长青,自古以来便是国玺的主要选材。历代王朝的玉玺多以青玉制成。清二十五方宝玺中,更有13枚为青玉材质,故而玉器专家称之为“帝王之玉石”。
选购指南
在繁杂的和田玉市场中,挑选真正的和玉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颇有难度。每块和玉都有其独特的纹理和斑点,且每面的特征都各不相同,如同人的指纹一般独一无二。消费者常有的误解是认为玉石越透越好,实际上,对于块型较大的和玉而言,通透性并非唯一标准。在强光照射下,其通透性便能显现。
越大、越黑、越珍稀的和玉往往价值越高。青玉不仅块度较大,质地还细腻温润、油性好。部分青玉因交织结构紧密,更是制作薄胎器皿的优质原料。
价值分析
虽然从表面价值看,青玉或许不如羊脂玉、白玉显眼,但其内在的价值不可小觑。因其质地细腻、刚柔并济、色泽端庄,历来被用于大型山子雕件。良渚文化、殷墟妇好墓等历史发现均证明了青玉在玉中的重要性。
随着和田玉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市场的不断扩大,白玉价格的疯狂上涨。然而与此和玉因市场价格相对亲民、品质醇厚等因素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近几年来,其涨价幅度甚至超过了和田白玉。
顾峰等工艺美术大师分析指出,和玉价格猛涨的原因除了其价格被低估外,还与经济文化的繁荣、对玉石的热爱以及收藏的增长密切相关。
如今,随着收藏家对和玉的追捧及知识的普及,其价格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那些稀有的品种如鼻涕青、柳叶青等更是直线上升。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市场角度看,和玉都展现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